当前位置 新财界 今日推荐 正文

明汯投资裘慧明:国内公募量化多采用基本面量化策略

      2015年以来,国内公募量化基金整体呈现阶段性上涨。根据中信证券的研究,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,权益公募基金中量化策略产品规模已经超过2700亿元。在2023年前三季度市场持续震荡,热点板块轮动较快、缺乏明确的主线机会的行情下,基本面量化策略以其稳定的超额收益转而受到投资者的青睐。

      市场上通常将公募基金的策略简单划分为普通指数策略、基本面策略、smart-beta策略、多因子策略和基本面量化策略五类。其中,基本面量化 策略被称作是一种“更聪明”的量化投资策略,不只考验基金经理建立交易模型的能力,还对基金经理及其团队的基本面研究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,更注重底层逻辑。

      2013年至2017年间,公募基本面量化取得了较为长足的发展,在一众权益类基金中,其绝对投资收益和超额收益均取得亮眼成绩。有行业人士预测,在未来,公募量化或将迎来比较有利的市场环境,基本面量化策略规模实际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。

      对此,明汯投资总经理裘慧明曾指出,国内公募量化多采用基本面量化策略,和传统基金经理价值投资类似,基本面量化模型会收集处理企业的所有公开信息,包括财务数据、经营数据、行业信息等等,然后挖掘数据背后的市场规律。由于基本面数据更新频率低,基本面量化策略持仓周期短则数月、长则几年。随着持仓时间拉长,超额收益会降低,但策略容量能够大幅提升。

      裘慧明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,投资经验超过20年,历任全球知名投资机构Millennium基金经理、 HAP Capital资深基金经理,还曾供职于全球知名投资银行瑞士信贷投资银行、德意志银行的自营量化交易部门,并担任基金经理。其于2014年创立的上海明汯投资,是目前国内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量化机构之一,综合研究能力位居市场领先水平。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89934208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日,9:00-24:00,有问题联系值班客服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